他从红门寺走到皇城根——记慈慧集团董事局主席董耀武


  高山出俊鸟,深谷藏幽兰。在燕山支脉努鲁尔虎山脉的皱褶中有一个十分响亮的村名:红门寺。坐落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金厂沟梁镇罗洛营子村。

  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就是六十年代初诞生在这人杰地灵的小山村,这个中华八千年文明发源地。他用30年30岁从红门寺一步一步走到了首都北京,然后,北京皇城根就出现了一位商界骄子,文化名人,慈善大家。他就是董耀武先生,又名演慧居士。

  30年后的今天,董耀武已成为慈慧国际健康科技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佛学书画院院长、世界工商业联合总会宗教工委主席,香港佛教文化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全球华人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北京赤峰商会副会长、全球董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全球董氏集团有限公司副理事长等职。

董耀武先生(2015年)

  家庭影响 好学人生

  董先生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兄弟姐妹四人,父亲董国章17岁就当乡长,是50年代初当地少有的几个文化人之一。董先生回忆到:从小时候起父亲就对我们进行励志教育,教育我们要刻苦学习,增加广博知识面,要我们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要知道,六七十年代可读的书比较匮乏,大多数书籍被定为封资修被封查。家家户户发的都是毛主席的红宝书。为了让我们吸收更多的营养,父亲经常把一些旧报刊拿回来让我们阅读,有时还出题考我们。

董先生与360创始人奇安信总裁、北京赤峰商会会长齐向东(敖汉旗人)

  在我小学时,他就利用出差机会,给我买来若干连环画册(小人书),有《三国演义》、《刘胡兰》、《黄继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等,进行启蒙开发教育,就是在这时候培养了我的读书兴趣。

  记得是1974年,父亲给我买了台收音机,让我天天能听到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大事,开阔视野,使我爱不释手,睡觉都抱着它。等我步入青少年时期,父亲又给我订了《中国少年报》、《中国文学》、《中国青年》等报刊杂志。从小就给我营造了一个学习氛围,养成读书习惯。

董先生与与北京赤峰商会名誉会长苗复春(敖汉旗人)

  上学时有零花钱就去买喜欢的书,毫不吝啬,以至参加工作后不管出差走到哪里,包里除了牙具,肯定不忘装上几本阅读的书籍相伴在火车、飞机上。每去一个城市,总是利用闲余时间逛书店图书馆。

  这些阅读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父亲“开卷有益”思想的影响,也为我后来在政府机关当文字秘书和下海到皇城根下做文化儒商储备了广博的知识基础。

2009年三月董先生与父亲在深圳旅游

  学业有成 从政人生

  董先生七十年代曾在敖汉旗新惠中学读书。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高等院校,八十年代山西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赤峰市政府机关担任秘书、团委书记、工会主席等职。在此期间他所撰写的政务论文和新闻稿件被国内《人民日报》、《内蒙古日报》等数家有影响的报刊和电台采用。

  在从事秘书工作时,曾被原赤峰市市委两届书记刘云山(后任中常委)和刘玉祥亲点撰写过多篇有关赤峰市及红山区农牧林水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及重要会议文件。为赤峰市农牧业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做出了一定贡献。

  董先生从政才华初绽,当时人称能爬格子的高产董大秘,同事朋友都说前途不可限量,可是董先生的爱好、志趣和人生定位并不是从政。

2002年董先生在新加坡与原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合影

  政策春风 书画人生

  一九九二年初,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出台了鼓励党政机关干部下海经商办企业的有关政策,董先生就毅然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跳入商海,从玉龙故乡来到了首都北京皇城根下,遨游江湖,搏击风浪,成为北漂一族。

  在商潮中有过呛水的痛苦,有过畅游的欢乐,下海后曾开办过天津如意大酒店、赤峰科维公司、北京森泰艺林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茶墨缘书画院、中国佛学书画院等实体。二十多年来在北京主要做书画艺术品投资收藏交流,并在国内外三十多个城市成功举办过中国名人名家书画展览展销活动。

2008年董先生携大陆书画团访台与原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合影

  现已成为国内书画艺术界市场投资、鉴定收藏大咖级人物。他收藏的名家作品如郑板桥、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启功、韩美林······

  名人作品如朱德、陈毅、胡耀邦、华国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孙中山、蒋介石······

  高僧大德作品如弘一、赵朴初、一诚、本焕、星云······

2008年董先生与原赤峰市委书记杭桂林在北京合影

  数量之多,专业之强,精品之丰,通古贯今,在国内书画收藏界为数不多。

  书画艺术品,是中华文明宝库里的璀璨奇葩。董先生迈进这座艺术殿堂已二十多年,徜徉在大江南北的书画市场。他聘请了华国锋 、王光英 、程思远 、启功 、沈鹏 、刘炳森 、范曾 、史树青等知名人士做顾问,同中央美院 、国家画院、北京画院 、中国画研究院等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投巨资征集作品三千余幅,多年来先后在哈尔滨 、济南、丹东 、大连 、石家庄 、赤峰 、青岛、西安 、深圳 、海口以及新加坡 、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的美术馆 、博物馆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展览展销活动。吸引了数百万国内外观众和党政军领导到各地展厅享受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盛宴。

2011年董先生与原赤峰市委书记王中和在北京合影

  赤峰电视台《天南地北赤峰人》栏目组2006年专门派记者到山东济南展出现场采访。记者在山东展厅看到的展览作品数量之多,精品之多,档次之高,规模之大是山东省有史以来没有过。省五大班子领导和原省委书记苏毅然都前来参观。

  在展出的作品中,既有已故名家如齐白石、李可染 、张大千、徐悲鸿 、启功等大师精品,又有活跃于当今书画市场如范曾 、沈鹏 、中石 、史国良 、刘大为 冯远等极具升值潜力的书画力作。

2011年董先生与原赤峰市市长内蒙发改委主任包满达在北京合影

  值得一提是,这次展会上董先生首次把赤峰20多位书画家如胡建华、付志勇、吴银成、鲍富、王福全、黄凌云、高彦青等人作品集中带出赤峰,走入山东艺术品市场。

  中国传统字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达官贵人,几乎都热衷于字画的赏玩。现如今已成为富商巨贾、平民百姓的投资收藏目标。

2008年董先生应邀参加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在中国美术馆个展

  作为文化儒商、书画家经纪人的董先生通过市场行为让高雅艺术品走下圣台、走出象牙塔、走进千家万户,这正是他的事业基点,让艺术品找到归宿,让文化得到升华,这正是他人生的乐趣。

2001年在北京原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家中讨论书法艺术

  皈依三宝 慈悲人生

  2000年后,机缘和合,董先生由于做文化书画产业,有幸接触到佛门赵朴初、本焕、一诚、仁祥、学诚、星云等诸多高僧大德,始受佛教文化熏染,先后在北京潭柘寺、龙泉寺皈依三宝,听闻正法。并发心在菩提道上,弘扬佛法,渡己渡人,去成就无量无边的慈悲喜舍,迈向生命的圆满。

  2011年在敖汉旗家乡领导黄彦峰、邢和平、张海学的感召下,董先生发愿复建家乡赤峰红门寺。经考古专家考证,红门寺为辽代所建,距今已达千年之久,当地县志及史书均有记载。

  2018年8月董先生应赤峰市委市政府邀请回赤峰家乡参加“赤子峰会”,上图是董先生与赤峰市市委书记内蒙自治区党委常委孟宪东等领导到红山区工业园区听区委书记刘万虎介绍园区建设情况。

  此寺所处的红石砬山,岩石峭峻、秀色可餐。是令五岳俯首,蓬莱失色的人间仙境。更为壮观的是这里有一尊三百米之高,大腹便便的天然弥勒佛坐像,栩栩如生,可谓世界之最。法不孤起,遇缘则兴,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如今国力强盛,四宇和风,党的宗教政策深入人心,佛教事业蓬勃发展。旗委、旗政府几年来十分重视红门寺生态文化旅游区开发建设。已把红门寺项目列入全旗旅游产业规划。

2006年董先生在山东书画展原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左二)莅临展厅参观

  董先生携香港佛教文化基金会与敖汉旗人民政府经过反复考察论证,于2011年10月正式签约,决定复建红门寺。赤峰红门寺投资有限公司已经注册成立,负责投资复建与经营管理。

  项目规划用地5000亩,公司对该项目享有70年独立开发权、使用权、经营权。计划总投资三十亿人民币以上。国土部门已完成规划用地的测绘,2012年完成了项目总体规划。

2008年董先生陪同原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右)在北京书画展厅参观

  总体规划为八大建设区域:寺院区、修行区、天然景区、接待区、新农村仿古村落区、生态农业观光区、配套生活区、生态文化养生区。

  前期已投入规划设计资金500万元。不久这里将成为塞北的弥勒圣境,殊胜的修学道场。(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发文暂停区内宗教场所的新建与复建审批,为此该项目在等待审批之中)。

红门寺守门的天然石狮

  2012年在董先生努力下,成功的把北京龙泉寺仁爱慈善基金会引入家乡金厂沟梁镇结成扶贫对子,每年把慈善物资和善款发放给当地孤寡老人和贫困户。

谓之世界之最的红门寺天然弥勒佛坐像

  健康产业 慈慧人生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部署,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2012年敖汉旗委书记邱文博等领导到红门寺视察

  2015年,“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2017年,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被纳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点工作……

2013年1月在北京拜望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正在铺设。

  董先生审时度势,在人生知天命奔耳顺的年纪,本来应该颐养天年,安享退休生活,可他没有停下脚步,发慈悲心为众生健康,又一头扎进了大健康产业。2015年在北京又投资创办了健康产业集团,即慈慧国际健康科技集团(简称慈慧集团)。

2015年4月在扬州拜望台湾佛光山长老星云大师

  慈慧集团是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是一家创新型、多元化、跨地域,以大健康科技产业为主导,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企业集团,旗下注册有慈慧国际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波罗蜜氢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无量慈食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须弥山珠宝玉石有限公司、赤峰红门寺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华夏董氏文化有限公司六家子公司与下设中国佛学书画院、慈慧国际医学研究院、慈慧自然科学研究院、慈慧国际公益基金会、富氢水养生体验馆等多家分支机构。

2011年董先生与敖汉旗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建设开发红门寺文化旅游区协议

  经营涉及政府项目、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康复养生、医学研究、农业研究、技术开发、数据处理、电子商务、商业运营、文化旅游、生态园林、项目投资、广告传媒、珠宝玉石、富氢水设备、进出口贸易、书画交流、慈善基金等多个领域,业务范围遍及国内外。

2017年2月慈慧集团董事局主席董耀武主持集团公司工作会议

  慈慧集团的企业宗旨是 :“上善若水慈天下、厚德载物慧众生”。大力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打造企业集团的大健康产业平台,整合一流的国内外高精尖健康高科技产品,应用于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黄帝内经》有云“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

2016年10月慈慧集团在北京温都水城举办糖尿病公益大讲堂

  慈慧集团要在医疗专家和患者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普及“防胜于治”的健康理念,让更多的人未雨绸缪,提高保健意识,将保健意识普及到每一个家庭,以打造“健康领袖、富贵家庭”为己任,让每一个家庭都安康完整,做一个能履行社会责任的健康科技实体,以回馈社会、造福子孙。这就是董先生创办这家健康集团企业的初衷和愿景。(黄宝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人的著作权,可与本网联系。